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周报(2023年11月2日数据),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超过7.7亿例,过去28天新增确诊病例约290万例,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截至11月4日当周,美国住院病例较前一周下降5.3%,但死亡病例上升3.8%,欧洲疾控中心报告显示,欧盟/欧洲经济区国家近期检测阳性率维持在10-15%区间。
医药板块表现突出
受冬季疫情反弹预期影响,医药类股票近期表现强劲,以下为截至11月6日收盘的主要医药股表现:
公司名称 | 股票代码 | 近一周涨幅 | 市盈率 | 数据来源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辉瑞(Pfizer) | PFE | +4.2% | 3 | 雅虎财经 |
莫德纳(Moderna) | MRNA | +7.5% | 8 | 纳斯达克官网 |
诺瓦瓦克斯(Novavax) | NVAX | +12.3% | 彭博终端 | |
强生(Johnson & Johnson) | JNJ | +2.1% | 7 | 路透社 |
中国医药板块同样活跃,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近一月上涨5.8%,跑赢大盘3.2个百分点,智飞生物、沃森生物等疫苗企业股价创三个月新高,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,机构投资者近期持续增持生物医药ETF。
旅游航空板块承压
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最新报告显示,10月全球航空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.5%,但亚太地区仅恢复82.3%,主要航空公司股价表现如下:
- 美国航空(AAL):近一月下跌6.2%,德意志银行将其评级下调至"持有"
- 中国国航(601111.SH):三季度亏损收窄,但股价仍低于年初水平15%
- 波音(BA):受供应链问题影响,年内累计下跌12%
万得数据显示,A股机场航运指数10月下跌4.3%,成为表现最差的行业板块之一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《世界经济展望》中下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.9%,对旅游相关行业构成长期压力。
科技股分化明显
远程办公概念股呈现两极分化态势:
表现优异:
- Zoom视频通讯(ZM):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.2%,股价单日暴涨9%
- 微软(MSFT):Teams业务持续增长,市值重回2.5万亿美元
表现疲软:
- Peloton(PTON):居家健身需求下降,股价创历史新低
- 网易有道(DAO):在线教育业务收缩,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9%
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年初至今上涨31%,但成分股中约40%企业股价仍低于疫情前水平,高盛分析师指出,科技行业正在经历"后疫情时代"的价值重估过程。
消费行业复苏不均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.6%,但餐饮收入增速较9月回落2个百分点,主要消费股表现:
- 贵州茅台(600519.SH):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5.7%,外资持股比例回升
- 美团-W(3690.HK):到店业务恢复良好,股价月内上涨11%
- 耐克(NKE):大中华区销售额不及预期,股价单日下跌4%
日本经济产业省报告显示,该国9月零售额环比下降0.1%,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滑3.2%,这反映亚洲消费市场复苏动能有所减弱,摩根士丹利已将部分消费品公司评级下调至"中性"。
大宗商品与工业股
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扰动仍在影响部分行业:
- 半导体:台积电(TSM)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0.8%,但环比增长13.7%
- 汽车:特斯拉(TSLA)中国10月销量环比下降14%,比亚迪同期增长38%
- 能源:埃克森美孚(XOM)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54%,仍超市场预期
伦敦金属交易所数据显示,铜库存降至18年最低水平,引发市场对工业复苏的担忧,标普全球评级警告称,若疫情反复导致新的封锁措施,全球制造业PMI可能再度跌破荣枯线。
投资策略建议
华尔街主要机构对当前市场看法:
高盛观点:
- 增持医疗保健和必需消费品板块
- 减持旅游休闲和奢侈品股票
- 维持信息技术板块"中性"评级
中信证券建议:
- 关注中药、医疗器械等政策支持领域
- 谨慎看待航空机场等强周期行业
- 把握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融合机会
从资金流向看,EPFR Global数据显示,过去一周全球股票基金净流入127亿美元,其中医疗保健板块获得最大资金净流入,美国银行调查报告指出,基金经理对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升至2022年初以来最高水平。
疫情发展仍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,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建模预测显示,北半球可能在12月迎来新一波感染高峰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疫苗接种进度、新变异株出现以及各国防疫政策调整,在资产配置时,建议保持行业分散,重点关注现金流稳定、估值合理的优质企业。